近期不少预制食品的外包装上多了一个拇指大小的二维码,用手机扫描这个二维码,可以看到该食品的配料表、生产日期等更全面的信息。这个二维码就是我国目前正在试点的数字标签。食品数字标签试点工作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于今年委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等单位共同开展江苏配资平台,目前部分试点产品已经进入市场。(《经济日报》)
食品标签是维护消费者知情权的重要载体。随着食品标签标示信息的增多,囿于商品包装上的空间限制,很多食品的标签信息印刷又小又密,一定程度上给消费者尤其是老年消费者获取信息带来不便。为解决这一痛点,食品数字标签应运而生。其带来的好处正如媒体所言,相较于传统标签,数字标签不受标签面积的限制,不仅大幅提升了消费者的阅读体验与便利性,也为食品企业与消费者开展良性互动、丰富标签展示方式提供了空间。
但应看到,数字标签让食品企业“发挥”的空间越大,也容易使其出现“夹带私货”的情况。媒体调查了解到,目前已上市食品的数字标签呈现出的信息丰富程度和有效性参差不齐。比如,一款食用油的数字标签详细列出了配料、营养成分表、产地等商品信息,而一款黄色的功能饮料的数字标签则用大篇幅进行公益活动推广。对此,如果监管部门不亲自“扫一扫”,类似“私货”势必潜滋暗长。事实上,传统标签这种案例就时有发生。
食品标签本身属于一种特定媒介,标签上所使用的图片和文字在具有推销宣传商品作用的情形下,也具备或符合“广告”的特征,尤其是对食品标签中非强制性标注项目上,会存在一定并列或竞合关系。于是,一些商家便在食品标签中打起了“擦边球”,诸如嵌入引人误解或欺骗性的描述,直接或间接为其企业与产品做商业广告。在推行数字标签、丰富标签展示方式语境下,这种“夹带私货”的情况会不会出现也未可知,但不能不防。
食品标签承载着保障食品安全、传递食品信息、宣传食品产品等多重功能,但消费者对食品标签的认知还存在不足,食品标签管理也有待进一步完善。据悉,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正在组织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拟将数字标签作为推荐性标示内容纳入其中,明确其应用原则、要求和展示内容,保证数字标签展示信息的真实、规范。期待修订后的这一国标尽快发布,更好地服务于百姓健康和行业创新发展。
市场监管等部门要加大线上线下的监管力度。建立食品数字标签备案制度,加强和改进技术检验手段,对原料、生产、储存及销售等各环节进行溯源,确保数字标签内容规范、真实可靠;对涉及数字标签造假的食品企业,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从严从重予以查处,对屡教不改的食品企业,取消食品产销的资质,责令永久退出食品市场。同时,加强相关知识普及以及消费警示,使消费者正确认识食品数字标签,谨防被一些噱头所蒙蔽。
食品企业也应该尽到法律与社会责任。以某款功能饮料的数字标签进行公益活动推广为例江苏配资平台,多位消费者表示,阅读数字标签主要是希望获得食品相关信息,尽量减少对企业的相关展示。这警示企业,依法依规行事不仅是对消费者负责,也是对自身发展负责。